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个并发症你不得不防!

游览量:159   时间:2022-05-28 10:18:2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

肥胖与认知功能障碍高度相关,是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并发症!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13.5%,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并发症。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四肢血管病变等。然而,在脑部疾病方面,人们普遍更关注脑血管疾病,而很少有研究关注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在今年的北大糖尿病论坛上,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毕艳教授为您带来了《糖胖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专题报道。毕教授指出,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

01

了解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由三种主要临床症状组成,包括认知障碍、社会生活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等。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视觉空间知觉障碍等。如果伴有社会生活功能障碍,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出现老年痴呆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临床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等。临床早期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患者会有一些主观和主观感受,但往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或早期生物标志物来鉴别,当疾病进展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阶段时,诊断会更容易。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很少,所以治疗痴呆的关键在于早期防治。

74511653696797495

图1

02

糖尿病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对全球14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N=9,359,005)的荟萃分析表明,糖尿病将使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1.25-1.91倍,而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痴呆的过程将增加1.53倍。由此看来,糖尿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糖肥胖”,旨在探讨高血糖与肥胖并存时的防治策略。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肥胖会加速认知障碍。有研究指出,超重/肥胖患者会比正常体重者早萎缩5-10年,而与正常体重的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比,肥胖的T2DM患者也会更早出现大脑皮层萎缩和认知功能下降。此外,中国糖尿病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老年人。但毕教授对鼓楼医院住院的患者的调查再次证实了认知功能障碍的高患病率,对人群的分层分析显示,50岁以上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明显增加,到60岁时达到45%,与欧美许多文献报道非常接近。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诸多表现中,随访结果提示记忆障碍是T2DM患者最常见的表现。

64671653696798043

图2

毕教授指出,内分泌医护人员和公众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缺乏认识。与常见的并发症如肾脏和眼睛并发症相比,爱尔兰公众对痴呆症和记忆问题的认识只有前两者的1/3,他们不熟悉筛查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高危人群的指南,也没有使用过标准化的筛查工具。因此,毕教授提到了指南中的建议:建议65岁的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筛查轻度认知障碍(MCI)或痴呆,并酌情每年筛查一次。其中,当患者自我护理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时,应考虑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

患者或家属对认知功能有顾虑;

一次或多次不明原因跌倒;

反复低血糖史;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困难(包括自我管理的失误)。

抑郁、压力或两者兼有的症状。

毕教授还介绍了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风险评估和诊断流程(如下图所示),以及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认知障碍量表,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迷你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73711653696798175

图3

03

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

除了使用上述量表进行早期评估外,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也非常重要。毕教授指出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两种编码。

型的病理标记物会在脑脊液中表达,即Aβ42和tau蛋白 (T-tau、P-tau181) 。对于诊断不确定且发病年龄较早 (<65岁) 的痴呆患者和语言、视觉空间、执行障碍或行为特征占优势的痴呆患者,可用于排除AD。 除此之外,血浆P-tau181和P-tau217水平在AD的早期临床前阶段升高,有望成为AD脑病理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但证据尚不充分,不推荐临床常规检查。 影像学检查也是认知功能障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糖尿病引起的痴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糖尿病引起的痴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认知功能损害 (如图所示) 。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脑功能影像学技术主要是MRI,其中fMRI尤为重要,能通过氧合/非氧合的状态来间接反映大脑活动状况。


44211653696798360

图4

64921653696798623

图5

以上的诊断指标大多应用于疾病进展比较明显的阶段,但且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认知障碍的风险指标还没有特别明确,再加上痴呆一旦发生,就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早诊早治有助于降低疾病危害,所以发掘糖尿病认知障碍高危人群的新风险指标十分关键。 梅奥诊所一项前瞻性老龄临床研究纳入了1630名认知功能正常的受试者在基线时以及每15个月进行评价,平均随访3.5年,结果提示嗅觉功能受损与以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aMCI) 以及从aMCI进展为AD的过程相关,是认知障碍早期风险的重要指标。

4441653696799095

图6

毕教授课题组也发现糖尿病患者即使在认知功能正常的阶段,其对嗅觉的辨别能力也是明显受损的,且肥胖的T2DM患者嗅觉脑区的功能障碍更明显。基于这样的发现,毕教授课题组就建立了通过嗅觉损伤来早期预测糖尿病认知障碍风险的技术。同时,毕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WHO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控策略。

72541653696799243

图7

但同时,毕教授也指出,在强化降糖和降糖药物是否获益方面,有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强化控糖并不能改善糖尿病的认知功能下降。而目前临床上有多种降糖药物,不同降糖药在糖尿病认知障碍治疗方面的作用和差异多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且结果不一致,国内外指南未能给出明确的推荐治疗建议。 但值得一提的是,亦有研究指出二甲双胍在延缓总体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下降速度方面有明显获益;度拉糖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认知减退风险;GLP-1RA改善T2DM患者记忆功能和海马脑区的激活。总体而言,毕教授指出,目前多为回顾性的队列分析和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且结论不一致,缺乏头对头比较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最后,毕教授总结道,糖胖病确实会引起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障碍,因此老年T2DM患者应每年评估认知功能,重视老年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与诊断,其中,嗅觉受损将成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发生的新风险预警指标,且部分降糖药具有保护脑功能和改善认知功能的获益。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2022北大糖尿病论坛毕艳教授演讲课件。     

专家简介    

8141653696800285

毕艳 教授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医科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和肥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行政职务:科技处处长、内分泌科行政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一篇:就在今天,沪援他们回来啦!

下一篇:就在今天,沪援他们回来啦!

相关文章